首页 \ 中国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蔡昌平
中国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蔡昌平

        近年,在国家级报刊杂志和大型典籍、文化年鉴上,经常看到王安石先生的书画作品和介绍,以及有关专家对其作品的点评和赞誉,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:2010年王安石先生荣幸地被国家有关机构甄选为"向世界推荐的国礼艺术家"与吴冠中、张海、沈鹏、欧阳中石、黄永玉、靳尚谊、李铎、丁绍光、潘公凯、刘大为、范曾、朱德群等12人编入《中国著名国礼艺术家》一书,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,这对一位业余书家来说确是一件天大的喜事。在此,我也为之高兴、为之庆贺。

  王安石先生自幼就酷爱书法,他既有天份又有勤奋,在几十年的临池中练成了一手好字。他的书法,原自传统而又走出传统,其楷、行、草有传统笔法的形质又掺以自己的意象和理念,其所书大字使人观之大气磅礴,小楷淳朴而秀美,具魏晋风致,行草有二王风度,且又能作篆隶,作为一个书家,能书写多种书体又具有一定成就并不多见。

  安石先生生在历史文化名城,江南灵秀之地 无锡。那里有三万六千顷烟波浩渺的太湖,有江南第一山和天下第二泉,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遗存,人文荟萃,大师辈出,顾恺之、倪云林、徐悲鸿、华彦均、钱松嵒无不是从这方水土走出来的艺坛风云人物。安石先生在这得天独厚的艺术氛围中耳濡目染,他憧憬,他追求,童心的向往是他在几十年的工作之余潜心书画艺术的不朽动力。长期以来,他总能孜孜不倦地临摹古人的法帖和碑刻,他深知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,只有坚持传统,从传统中领悟艺术之真谛吸取营养才是正确的方法。真如李可染先生所讲先要用力打进去然后再打出来才能有所见地。因为没有传统根基的艺术总是不够深遂的,好像无根之树木,会没有生命。书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,一个书法家能尊重传统并能从传统中走出来,具有自己三分面目,那就很不容易了。安石先生他在学习传统上是下过大力气的,他为写好欧阳询的书体,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,临帖与读帖结合,书与悟结合,虚与实结合,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所书的欧楷能大不板滞,小而丰腴,使之人见人爱。他写的颜书力求神似,故书之筋肉具备,肥而不肿。他为书写出宋徽宗瘦金书的笔意和神韵,特意用长锋健毫凌空而书,小到5公分、大到20公分至30公分的瘦金书都能一挥而就,笔画刚健、爽朗、峻峭、挺拔,足显功力不凡。他的行草书师承羲、献之脉络和风格,有儒雅之气,笔墨酣畅淋漓且又有自己的风致,呈现出洒脱飘逸的意象,有气势有张力有引力,这是他的成功之处。

  安石先生篆隶作品虽然不多,但也能写出苍茫而淳厚之力作。篆有金石之气韵,隶亦不失汉风之朴茂。确是难能可贵。

  安石先生已年逾古稀,日臻人书俱老的境地,但在艺术上的追求仍然雄心不减,因为他知道书法艺术博大精深,不下真功夫是不可能有所造化的,此外他不仅酷爱书法而且还深爱绘画,他在年幼时就对绘画兴趣极浓,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,在家里墙壁上贴满了他画的画。当他工作后,在60年代初,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经常作画,后来由于工作繁忙,荒废了多年,不过他现在还是童心不灭,重操旧艺,或尺幅斗方,或小幅扇面,虽然画作不多但很有灵气。而且他居然能在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,成功地画出80平方尺的巨幅江南山水,受到藏家的青睐。古人云书画同源,我愿安石先生在书与画的结合上寻觅更广阔的未来,创出更不平凡的奇迹。

版权所有 © 2011 王安石 技术支持:创世天成网络